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三条【逃避追缴欠税罪】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
逃避既遂追缴欠税罪的定罪处罚: 1、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税-罚款五倍; 2、犯罪数额超过10...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逃避缴纳税款罪应当如何认定 1、要注意区分逃避缴纳税款与漏税。 漏税是指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并非故意,没有依照税法规定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的行为,是一种一般税务违法行为,应由税务机关责令其补缴漏缴的税款,并加收滞纳金;逃避缴纳税款则是一种故意行为,行为人目的明确。从性质上看,逃避缴纳税款性质要比漏税严重得多,逃避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符合规定的逃避缴纳税款罪的条件的,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逃税罪的认定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和税收征收办法的总称,包括征收对象、税率、纳税期限、征收管理制度等。任何应税产品不纳税,不按规定税率、纳税期限纳税,违反税收管理制度,都是对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的侵犯。(二)客观要求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拒绝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体要件本罪的主体特殊主体。既包括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有纳税义务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承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是出于直接故意,具有逃避缴纳应纳税款义务而非法获利的目的。
根据你的问题,可以查看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逃税罪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