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庭外和解:在判决前双方随时可以和解,和解后一般都要撤诉,也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法庭调解:是在法庭的主持下根据案件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有...
参加的主体不同。前者有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加,后者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性质不同。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后者则是当事人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那个法院调解和诉讼外和解是什么样子的,与诉讼外的调解相比较,法院调解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1、法院调解发生在诉讼过程中。 因此,当事人在此过程人所进行的行为,属诉讼行为,对当事人产生诉讼上的约束力;诉讼外的调解发生在诉讼之外,当事人的行为无诉讼上的意义。 2、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的。 人民法院进行该活动,依据的是其审判职权,所进行的活动属于审判活动,具有审判上的意义,具有司法的性质;后者的主持者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员、行政机关的官员、仲裁机构的仲裁员,所进行的活动不具有审判性,不具有司法的性质。 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调解规定》),在诉讼中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的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 3、法院调解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在我国,根据民事诉讼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院调解要遵循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应当在事实清楚、责任分明的基础上进行,法院组织调解还需要有一定的程序;诉讼外的调解虽然也要求要当事人自愿和合法,但这对它们而言不是法律规定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和分清责任的问题上也不像法院调解那样严格,在程序上,诉讼外调解也不如法院调解规范。 4、法院调解如果成功,其所形成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院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并签收了送达的调解书的,诉讼结束。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诉讼外的调解,除仲裁机构制作的调解书对当事人有拘束力外,其他机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而形成的调解书,均无拘束力,而只有一定的见证力,当事人反悔的,可以就该争议问题向人民法院起诉。
建议你们在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并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后即生效,对方不履行时,你可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若是双方私下和解后,你撤回仲裁申请。但若到时对方反悔,你须再次申请仲裁。这样比较被动,于你不利。
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区别: (1)行为性质不同。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处理纠纷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方式,属于行政机关的非行政职权活动;行政裁决则是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行政司法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为的依据不同。行政调解行为是依据争议当事人的申请;而行政裁决行为是依据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权。前者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和合意;而后者则是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规定。 (3)法律效力不同。行政调解是一种非权力性质的行为,因此,双方当事人即便达成协议,也可以反悔;当事人反悔的,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裁决决定则是由行政机关依行政职权作出的,它具有法律约束力。 (4)救济途径不同。行政调解达成协议,双方或者一方反悔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当事人如果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则不应提起民事诉讼,而应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7人已浏览
1,327人已浏览
5,713人已浏览
9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