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是指什么我国《》将家庭暴力定义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是指什么我国《》将家庭暴力定义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什么我国《》将家庭暴力定义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1、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 我国《婚姻法》第43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2、诉讼离婚 人民法院审理关于“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案件,应当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所以,当遇到家庭暴力时,如果受害者起诉离婚,而且不同意调解,那么法院就会判予离婚,这或许会是阻止家庭暴力再次发生的决绝方式。 3、请求损害赔偿 家庭暴力不仅仅带来肉体上的损伤,而更重要的是会带来精神上的重创。因此,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即受害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对于儿童遭受家庭暴力预防的内容,相关内容有以下。通过在立法上逐步完善来加以预防和矫治。要将对儿童的家庭暴力以立法的形式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明确规定禁止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并明确规定对施暴者的惩处。要建立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预防和救济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有法可依,有制可循,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51人已浏览
379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