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家庭暴力属于什么案件: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经常的家庭暴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家庭暴力被法律禁止,被社会唾弃。家庭主妇在遇到丈夫暴力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让自己脱离家庭暴力婚姻,重新拥有幸福的生活。《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通过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频繁辱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心侵害。家庭暴力的形式主要包括身体暴力、冷暴力、经济暴力、性暴力等。,通常发生在有血缘、婚姻和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家庭暴力会导致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疼痛。所以遇到家暴,一定要在24小时内报警,保护自己的安全。当家庭暴力成为日常生活时,必须果断向法院申请离婚,同时收集对方家庭暴力的证据,有利于在诉讼中要求对方赔偿。
1.涉及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受害人应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受害妇女遭受暴力侵害后,及时、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种证据,包括:身上的伤痕、带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齿、揪掉的头发、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凶器如刀、针、铁棍、木棒、石头等。 3.平时注意保留书证、物证,如验伤病历记录、警察笔录、被破坏的衣物、对方使用的凶器等。 4.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向妇联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公安机关或其他组织求助或报警,相关的证明或书面记录可作为证据使用;施暴人因施暴而做出的口头、书面悔过或保证也可以用作证据。 5.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向法院申请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 6.未成年家庭成员也可作证,只是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作证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离婚过错方的几种情况,家暴明显是属于构成了离婚过错方的行为,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实际进行明确的认定和处理,对于离婚有过错方的赔偿费用一般需要根据家暴造成了一方的损伤情况来判定,还需要结合实际的离婚原因而认定。
民事诉讼案件。离婚诉讼采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确定管辖,原告应当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适用于一般地区管辖,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应当向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7人已浏览
1,120人已浏览
579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