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2...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 2、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帮助恐怖活动罪需要以下要素: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具体; 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4、犯罪客观表现为组织和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者培训恐怖活动。
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修正案(九)》除增加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财产刑,修改了资助恐怖活动罪罪状外,还增设了五个新的恐怖犯罪,即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新增五个恐怖犯罪,一是为了适应我国当前打击恐怖主义的现状,更好的将恐怖主义扼杀在摇篮;二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实现国家之间共同联手对抗恐怖主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2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3,366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