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犯罪预备心里,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前进行犯罪预备时的心理特征。犯罪人形成犯罪意向后,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拟订犯罪计划,准备实施犯罪所需的物品,...
法律分析 犯罪预备心理的含义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前进行犯罪预备时的心理特征。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在形成犯罪意向后,会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拟订犯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预备,是指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 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 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心里,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前进行犯罪预备时的心理特征。犯罪人形成犯罪意向后,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拟订犯罪计划,准备实施犯罪所需的物品,选择共同犯罪人,调查犯罪对象的踪迹,观察犯罪场地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