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被依法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党纪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或者政纪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被依法相对不起诉或者免除刑...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而我国刑事处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行为人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醉驾入刑”相关规定,只要是醉酒驾车(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80mg/100ml),无论有无后果,一经查实,都会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长可处6个月的拘役。 据介绍,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至今,全市已有10多名党员因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受到了开除党籍处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因醉驾被开除党籍的人员中,有约80%是因醉酒驾驶二轮摩托车。 醉驾入刑,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表明了国家彻底整治醉驾这一社会不良行为的决心。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凡因醉驾构成刑事犯罪的,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理,直至开除公职。 市纪委相关专业人士提醒:如果公务员因醉驾被判处刑罚,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二款“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的规定,还将面临被开除公职处分;企事业单位人员因醉驾构成刑事犯罪的,根据相关规定也可能会被开除公职或解除劳动合同。 市纪委表示,因一次冒险的醉驾而丢掉党籍和工作,后果无疑是严重的,将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到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个家庭的幸福,希望这些前车之鉴能够有效地警示驾车者一定要做到:珍惜生命,珍爱自我,切勿酒后驾车。
会的,对于交警部门查获的酒驾类交通违法行为,办案民警在询(讯)问违法犯罪嫌疑人时,会将其工作单位、单位地址、住所地以及街道(乡镇)所在地等信息一一比对、核查,在对其开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开具《酒驾类交通违法行为告知书》,并将由案件承办大队或住所地所在大队在5个工作日内,将《告知书》送达违法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或住所地街道(乡镇)政府,同时将加盖违法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或者住所地街道(乡镇)政府印章的送达回执存卷备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5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