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3条规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就...
处理大学生犯罪: 1、一般大学生为16岁以上的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 2、量刑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3条规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就意味着剥夺了触犯刑律的大学生将受教育的权利,那么二者之间受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呢?从高校方面而言,触犯刑律的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而且是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可想而知肯定是不符合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对这样的学生当然应该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对大学生而言,要完成学业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人身自由,以满足自己参加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需要。触犯刑律的后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判处、、甚至; 2、判处、有期徒刑缓刑; 3、有罪但不起诉或免于刑事处罚。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3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5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