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人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达到2000元以上的,可以立案,但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可能会有小的差异。此外,《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审理具体案件的行为。事实上,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合法债务,无论多少钱,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都会立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理论上不管多少金额,法院都会立案,因为民事权利是以维权为目的,立案要求与款项数额没有直接关系,法理上推论是只要有侵权事实存在就应立案,比如有些民事权利而没有金钱的给付义务,同样在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 但是,在诉讼中是有法律成本的: 一是当事人的成本,起诉须承担诉讼费的基本起步费用,当事人须考虑是否得不偿失; 二是司法成本,即法律资源的占用,司法须将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到需要法律调整的地方与对象。所以数额太少是不予立案的,这还未见统一规定,但有的地区内部掌握是1000元至3000元为立案基点。
1.一般个人诈骗数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才能立案。诈骗金额达到3千元即构成立案追诉的标准,如果不构成犯罪标准,而有诈骗行为的,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一)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 3.《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诈骗的立案数额,各地区的标准有所不同,如下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