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受害人是否写谅解书,属于自我意愿,一般而言,只有积极赔偿认罪悔罪的,才会谅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
一、醉驾谅解书有用吗? 醉驾不需要谅解书,如果醉驾并引发交通肇事罪,积极赔偿并得到受害人书面谅解书的可酌情从轻减轻判决,是否判决缓刑由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的判决在于犯罪人是否符合缓刑条件,与受害人的谅解书没有太大联系。 即使受害人不谅解,如果犯罪人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也可以依法判处缓刑。并不是有了谅解书就一定会判处缓刑,犯罪人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才能判处缓刑。
故意伤害致轻伤,如果无法取得受害人谅解,被判缓刑的机率比较低。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兰森的书体现了受害者的理解,犯罪嫌疑人诚实悔改,有悔改的表现,反映了犯罪嫌疑人再犯的可能性很小,属于量刑情节,具体轻判多少,需要综合情况,法官最终作出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9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826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