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破产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破产程序,对债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财产发生效力。对...
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破产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破产程序,对债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财产发生效力。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应加强对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有关事宜的告知和征询工作。执行法院采取财产调查措施后,发现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符合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应当及时询问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是否同意将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均不同意移送且无人申请破产的,执行法院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处理,企业法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生效判决书确定了连带责任人,当然可以执行;如果没有连带责任人,除非依法追加被执行人,否则不能想当然地执行他人。
关于宣告破产后执行案件的处理。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可能有两种结局,一是宣告破产;二是不宣告破产。而执行机构也会根据破产案件不同的结局做出不同的处理,一是恢复执行;二是终结执行。不宣告破产的,执行机构可以依据《民诉法》第234条2款和《执行规定》第104条之规定,依职权恢复执行。而终结执行的条件是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经审查债务人符合破产条件,做出宣告破产的裁定。此时所有的债权人都应当参加破产清算程序,执行机构原来因为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而中止执行的程序,因为破产的宣告而确定性地不可能恢复执行了,因此,执行机构就应当依据《执行规定》第105条、《民诉法》第235条第六项的规定,裁定案件终结执行。在债权人(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是别除权(抵押权、留置权等)或取回权(如寄存的财产,其他人拥有所有权的财产)的情况下,债权人(申请执行人)并不丧失对财产享有的权利,但在程序的处理上还是应当终结执行;然后,由权利人自行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484人已浏览
452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