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公安机关一般在受理失踪人口案时,一般会告知你失踪24小时才会立案,如果立案,会采集失踪人口直系亲属的DNA及失踪人口的近期照片,然后将DNA...
人口失踪报警,公安机关根据报警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是有被害帮架拐卖等可疑情况的就可以立案侦察假如是正常的失踪没有其它被害嫌疑时就不给予立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从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人口失踪报警,公安机关根据报警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是有被害帮架拐卖等可疑情况的就可以立案侦察 假如是正常的失踪没有其它被害嫌疑时就不给予立案。 请参考立案的标准: 《刑诉法》规定了立案的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称为事实条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称为法律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根据这一规定,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包括立案决定和不立案决定两种形式。
一般情况:失踪超过24小时,失踪人员的直系亲属可以持身份证件和失踪人员的关系证明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信息。以下情况可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有人身安全危险,或者对方可能受到侵害,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失踪人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者智障人士,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事故导致人员失踪,事故当事人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3,273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