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无效合同不能构成违约。无效合同对当事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需要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也就不会存在合同违约的情况。《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
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情况是有效的: 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2、因合同无效返还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3、有过错的一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2、因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争议解决条款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如果双方发生争议,是选择还是诉讼等。中关于违约金条款,是先有约定,违反约定才会适用本条款追究违约责任,现在“约定”无效了,不存在违约的情形,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适用本条款。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违约条款在无效合同中也自始无效,只能要求造成合同无效一方承担责任或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8条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依第58条的规定,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适用过错的程度,如一方的过错为主要原因,另一方为次要原因,则前者责任大于后者;此所谓过错的性质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过失,故意一方的责任应大于过失一方的责任。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发生的。这里的“损失”应以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为限,不应当赔偿期待利益,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以恢复原状为原则。
签订无效合同不是违约,无效合同自始不发生效力,不存在违约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合同无效一般不能主张违约责任。 2、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违约责任条款在无效合同中一并自始无效。 3、当事人可以要求致使合同无效的一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过错的大小比例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