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完善P2P行业监管细则,建立长效机制。 2、建立由银监会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促进P2P健康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跟踪分析各地P2...
1、完善P2P行业监管细则,建立长效机制。 2、建立由银监会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促进P2P健康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跟踪分析各地P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民间借贷要想避免风险,需要将注意事项在借贷合同中写清楚,比如说明确利息等。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1、债权人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如果债务人将事先写好的借条交给债权人的话,就不排除该借条中债务人的签名系由他人代签的可能。 2、如果借款人同时又是某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话,债权人一定要明确债务人是该借款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或企业。在法律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可以代表公司或企业从事包括付款在内的民事行为的。如果债权人不对债务人的身份加以明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借款人身份混同的情形。 (三)借款用途的风险 在民间借贷中要注意恶意借贷的问题,也就是借款人筹集资金所指向的对象为非法用途的借贷关系。对于这种借贷关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该行为因为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被确认为无效。
p2p借贷风险: 1、流动性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缺乏对资金来源审查的手段,很可能会被用作洗钱工具的风险。 2、信用风险 现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只能通过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缴费记录等信息都有可能作假,就算不做假也非常片面,并不能通过这些信息而作为准确的是判断。 3、信息泄露风险 如若P2P借贷网站的保密技术不够安全,被破解,就会导致个人身份证、财产信息等泄露借款人的隐私。 4、技术安全风险(IT系统安全隐患) P2P网络借贷凭平台主要是给予网络影戏技术而发展的,网络的复杂性与脆弱性也许会给P2P网络借贷凭平台带来致命的安全问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2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