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方无力偿还债务,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要求公司偿还债务,若公司仍无力偿还,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程序。若是一人有限公司,股东财产与公司财...
被执行人暂时无力偿还的,可以依法与债权人协商延期或者分期偿还。债务应当清偿。执行人没有偿还能力,没有其他第三人可以代为履行,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欠下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可以尝试与债权人协商是否能够分期偿还债务。如果不归还债务被债权人起诉,判决生效后不履行的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对“无力还债”也应作具体的分析。从发生的时间上看,无力还债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本无能力履行债的义务,却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与人建立债的关系,即债务人主观上无意履行义务,其行为是行骗,如骗取定金、货物、货款、借款等,行为特征是故意。二是也有过失的行为,如因过失致人损害,如被骗、被盗、决策失误等,特征以过失为主,债务人主观上无意逃债,而客观原因造成债的义务不能履行。前者主要是恶意,可以因债权人的警惕而防患于未然后者主要是善意的,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从真实性上看,无力还债也有真假之别。真实的无力还债,债务人有还债愿望,客观上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但大量的无力还债却是虚假的,或在一定程度上是虚假的:债务人要本无还债的愿望和诚意,作为逃避债务的借口,无力还债是人为制造的假象,如转移、隐匿自己的财产、谎报财产、收支情况等。在后一种情况下,讨债人应耐心调查、取证,在握有真凭实据后,可立即请求人民法院实施“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总之,无力还债不能是债的关系,消灭的理由,在区别情况的基础上,讨债人实施不同的讨债手法,有时可收到意外的效果。
如果你说的借据和担保都合法有效,即使是债务人和担保人都无力偿还,法院也会根据开庭审理的结果判令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还款义务。如果债务人未能在法院的生效判决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债务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债权人也不能提供债务人可供执行财物的线索,法院可能会裁定中止执行。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5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4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