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不只是简单的拘留几天就没事了,而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再被法院判刑之前,刑事拘留只是强制措施: 一般醉驾不是流窜或团伙作...
醉驾量刑标准,各地并不完全统一。以下提供一个基本意见,供你参考: 一、在被告人如实供述并认罪的前提下,以血液酒精含量为标准设置了三重基准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对醉驾当事人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取保候审属于侦查过程中的强制措施,没有羁押不能折抵刑期。 2、因为取保候审的决定,可以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作出。这就说明了,根据案件不同的情况,有些案件是在侦查阶段作出取保候审决定,有些会是在审查起诉阶段作出,甚至有些是在法院审判阶段作出的。那么根据不同的阶段作出的决定,期满后,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侦查阶段,取保候审阶段期满后发现证据不足的,可能会撤销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有可能不起诉,审判阶段有可能撤回起诉或者判缓刑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取保候审一年后还会不会被判刑,取决于案件犯罪事实与证据等因素。
醉驾是有标准的,区分酒驾。 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目期,应当予以折抵刑期.如果仍符合缓刑条件,仍可宣告缓刑,已经执行的缓刑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缓刑考验期以内.有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在缓刑考验期后才被发现,对其是否应当宣告撤销缓刑?根据司法解释,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不执原判刑罚,是以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不犯新罪为条件的.既然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即使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如未超过追诉时效,也应当宣告撤销缓刑,并且依照刑法第70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914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