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居民身份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用他人身伤害贷款可能成为贷款欺诈罪,是指以欺诈手段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造成严重损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没有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罪,只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身份,表明一种关系,即与其他人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居民身份,则表明其与国家、一定的地域和行政管辖范围存在的确定的联系,因而国家通过居民身份证制度来使这种关系形式化,从而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居民身份证能起到证明身份的作用。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份证;“变造”,指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在真的居民身份证上进行变更,改变姓名、年龄等事项内容。“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有居民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造虚假的居民身份证是否构成本罪,应做进一步分析。有居民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在其职权的范围内,经过合法手续制作居民身份证的,即使内容虚假与真实情况不符,仍不失为真身份证,因而不属伪造、变造;但如果这类人员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违反有关程序制作居民身份证即属'伪造"。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而实施该行为,并希望将意欲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伪造、变造出来。
盗用别人身份证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一般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构成此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盗用身份证件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3、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 4、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7人已浏览
3,061人已浏览
353人已浏览
1,8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