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2.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监外执行:(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至于犯罪分子患有哪些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执行机关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出具的证明文件,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为了防止一些人利用这一规定逃避执行刑罚。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确定出具证明文件,也是为了防止各医院出具证明文件,造成执行混乱,使执行机关难以确定。一般情况下,犯罪分子患有危害自身或者其他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依靠关押场所的医疗条件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认定为严重疾病等。(2)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这是人道主义原则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不在执行场所执行刑罚,使犯罪分子回到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顾或者照顾婴儿。(3)因不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有期徒刑,虽然不能被判处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或者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主要是实施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除了遵守相关刑法规定,还应当遵守如下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0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3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