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2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3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3条 以下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也称为仲裁法的效力,是指仲裁法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效力。 我国仲裁法具有广泛的对人的适用范围,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活动的双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我国仲裁法的规定。 仲裁法对事的适用范围,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可以受理的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的范围。
关于仲裁的适用范围,我国《仲裁法》按照仲裁的性质和下列原则规定:第一,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当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第二,仲裁争议应当由当事人自由处理。第三,从我国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来看,仲裁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包括一些非合同的民事经济纠纷。
仲裁管辖,是指各个仲裁机关在受理经济合同争议案件方面的权限划分问题。一般来说,划分仲裁管辖权限,是从方便当事人、方便仲裁机关审理和裁决的执行等因素来考虑确定的。 1、地域管辖,是指仲裁机关按照行政辖区来确定受理案件的权限。按照法律规定,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一般由合同履行地或者合同签订地的仲裁机关管辖,执行中有困难的也可以由被诉方所在地的仲裁机关管糖。 2、级别管辖,是根据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对社会的影响和争议标的大小、多少来划分和确定由哪一级仲裁机关管辖。 3、指定管辖,是指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报共同上级仲裁机关指定管辖。 4、移送管辖,是指仲裁机关对自己已经受理的仲裁案件,移送给便于审理的仲裁机关审理。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