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释鉴于不需要提前通知家属。 服刑的罪犯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监狱法》第三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
【法律意家安】假释不需要提前通知家属。服刑的罪犯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依据】根据《监狱法》第三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服刑的罪犯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监狱法》第三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请问一下假释出来前会通知家属么?l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请问一下假释出来前会通知家属么?gt;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四百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假释裁定后,应当在七日内送达提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监狱收到裁定后,应当按期假释并发给假释证明书。
对于已适用管制、缓刑、假释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看守所、监狱应当在假释罪犯出监所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派员或者以特快专递方式向其居住地区县司法局送达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一式二份。人民法院送达管制、缓刑罪犯的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包括:执行通知书,刑事判决书,结案登记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告知书,送达回执等。看守所、监狱送达假释罪犯的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包括:假释裁定书,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裁定书,出监所鉴定表或改造表现鉴定材料,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告知书,送达回执等。人民法院、看守所、监狱向区县司法局送达法律文书的同时,还应将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分别抄送罪犯居住地区县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分县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1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1,343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