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职务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而言,是指三种...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犯职务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和其他公司的员工。具体来说,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具有国家员工身份,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
要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就必须知道一般犯罪的构成我国刑事法律中规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观与客观要件的总和。这种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 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 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 二是滥用职权; 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基层职务犯罪行为需要严厉的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击这类型的犯罪行为。首先该类型的犯罪行为在主体当中是有一定要求的,必须是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是国有公司的国家工作人员。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对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具有深刻的教育警示意义。县教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通过法治讲座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自觉远离职务犯罪,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机制,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真正做到廉洁从政、严以用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8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1,2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