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客体要件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2、客观要件 (1)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医疗活动主要是指诊断和治疗,即通过各种检查对疾病作出诊断,借用药物、器械和手术等方法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病理或生理状况的活动。 (2)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3、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该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活动的。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遇到非法行医的,当事人应当及时报案,并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造成自己人生损害的,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主体要件 (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立医疗机构的; (三)在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 犯罪主体,即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犯罪。必须是已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并在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内,按照医师本人的注册执业范围、地点、类别和医疗机构核准注册科目范围行医的人员。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为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也就是说,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诊疗活动不得展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开展诊疗活动是非法行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0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