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农村禁养区总体来说有五种:①居民饮水水源保护区;②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③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文化区;④居民聚集地或者医疗教研人口集中区;⑤...
农村禁养区总体来说有五种: ①居民饮水水源保护区; ②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 ③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文化区; ④居民聚集地或者医疗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禁养区内应当关闭搬迁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养殖规模标准确定。对禁养区的养殖场(小区)的建筑物,根据养殖场(小区)的实际意愿,只要不再饲养畜禽,不作强制拆除。 下列条件可以禁养: 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4、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要补偿的。各地对禁养区内养殖场拆迁的具体补偿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由县级人民政府出台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拆迁工作方案,并明确补贴资金来源、拆迁主体、补偿标准和时间节点等具体事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第25条规定,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限制养殖区域,或者因畜禽散养密集区域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地方人民政府予以补偿。
在农村,80%的农民进行养殖都是进行散养,虽说国家鼓励农村发展养殖业,但是国家要求的是规模养殖,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散养农户会进行打压。规模养殖的农户往往能够遵守国家规定,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而没有防疫、防污染的意识,很容易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破坏,所以国家会对这部分违规养殖户进行打压。法律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8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5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