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侵犯商标权纠纷是指对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行为和对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业信誉,经营效益造成巨大损害的侵权行为的一种纠纷。这种纠纷是受...
侵权商标全国标准都是一样的侵权商标的含义有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嫌疑的商标。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犯商标权纠纷是指对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行为和对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业信誉,经营效益造成巨大损害的侵权行为的一种纠纷。这种纠纷是受法律保护的,一般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维权的。被侵权,可以向向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或执法局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标准:1。确定赔偿金额的标准(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4)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赔偿金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金额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2、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和注册商标许可费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给予300万元以下的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的销量和商品单位的利润计算;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单位利润计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9年12月29日的《关于商标行政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规定: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获得的利润,一般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和应缴纳的税款。销售收入的计算仅涉及侵权人的实际收入,即已销售商品的收入不包括库存商品。虽然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其基准是侵权获利。但在商业运作中,企业获得的利润可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是指销售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成本后的部分;利润总额是指税前收入,所得税应退还作为销售赔偿的一部分,其他费用应扣除,产品销售税不退税;净利润是指利润不仅要扣除成本,还要扣除其他费用,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纯利润作为赔偿金额。在侵权获取利润的赔偿问题上,选择主营业务利润作为侵权赔偿的金额是合理的,既不需要缴纳因自身经营而产生的所得税来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阻止侵权。但对于商标侵权中的一些商标侵权对象,只是商标所有人产品中的一个或几个产品,而不是所有产品,应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实践中实用的计算公式是:侵权利润=侵权期间总销售额×侵权商品比例×利润率。其中,侵权商品比例是指侵权商品在所有商品中的比例。根据上述关于侵权利润的讨论,侵权期间总销售额与侵权商品比例的积累是上述主营业务利润。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未经商标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商标侵权要承担的民事责任有:(1)停止侵害;(2)赔偿损失;需注意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4)赔礼道歉。商标侵权的行政责任有:(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处以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商标侵权情节严重,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9人已浏览
826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