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民法典规定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

2023-07-14
1、虚假的质量欺诈,在合同标示质量条款上作引人误解的不真实表示。(1出示真样品,兑现合同时却以雁品替代,愚弄对方; (2)伪造或冒用产品的质量鉴定标志,促成合同签订。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 (1)假冒他人或虚构个人的注册商标的商品为欲订合同的标的物; (2)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印制虚假标志,标迟出厂期,延长有效期; (3)仿冒他人商品标识。同类别产品、谁俏销就仿冒谁。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 (1)伪造证明文件公章公函,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其他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或空白合同书,而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诈骗钱财; (2)假单位欺诈法,社会上少数不法分子伪造公章、合同章和营业执照。 4、虚假的宣传欺诈是指当事人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合同标的质量、成份、性能、用途、产地、生产者、有效期限、毒副作用等作令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诱导他人与其签订合同的欺诈行为,包括虚伪的“有奖销售”、“限量发行”、“买一赠一”等。 5、虚假的价格欺诈 6、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欺诈 7、虚构标的欺诈: 8、非法传销欺诈: 9、买卖双方欺诈。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