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逃逸行为已经表现为不负责任,认定为恶劣情节,而不是过失。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
1、过失致人死亡的受害人应当得到赔偿; 2、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能。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不存在犯罪未遂状态,因此过失致人死亡没有未遂状态。《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因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并相信可以避免,导致这种结果的行为。主观上,过失犯罪在认知因素上表现为实际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分离;在意志因素上,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分离。客观上,过失犯罪要求危害结果实际发生。换句话说,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没有犯罪未遂状态,所以过失致人死亡没有未遂形式。
1、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样是可以构成犯罪的,可以构成我国《刑法》中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2、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判法: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死亡的结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7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