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公民对父母都有赡养的义务,精神病人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平时有劳动能力的,需要去尽赡养的义务。 2、如果是完全无劳动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是无...
子女从有负担能力开始就应当赡养。母亲是精神残疾,应该属于无劳动能力需要扶养的对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法定义务,子女应当从有负担能力之日起对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对父母进行关心、帮助和照料。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我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制度不尽完善,国家和社会不能全部承担起对老年人的养老责任,目前“养儿防老”仍是我国的一种普遍观念和通行做法。而赡养父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民法原理中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精神的体现。
1、要,父母离婚并未改变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根据《宪法》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孩子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依法免除,孩子赡养父母和父母离婚与否没有关系。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5人已浏览
469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