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具体如下: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因素,是指公司、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后者如教育...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董事、监事、职工、其他企业职工或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行为。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即非国家工作人员故意利用其职务之便接受或索取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4.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163条规定,犯有公司、企业、其他公司人员受贿罪,受贿金额大的,可以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受贿金额大的,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收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在达到数额巨大的情况下,才有判处,且是可以并处。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我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根据我国《》的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1000元,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是罚金最低数额不能少于500元。罚金刑的执行有三种情况: 1、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 2、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采取査封,变卖犯罪分子的财产或扣发工资等。 3、如果有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