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你说的行为是倒卖文物罪。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26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应予立...
倒卖文物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有倒卖三级文物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交易金额高于5万元的,可以构成此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立案:(一)倒卖三级文物,非法获利数额大,非法经营数额大的;(2)多次倒卖三级以下文物、倒卖三级以下文物等情节;(3)倒卖二级文物、倒卖一级文物的,非法获利金额巨大,非法经营金额巨大;(4)倒卖稀世国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倒卖三级文物的;(二)交易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一)倒卖二级以上文物的;(二)倒卖五件以上三级文物;(三)交易金额在25万元以上的;(4)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本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倒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依本条第2款之规定,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牟利为目的。行为人不具有故意的心理不构成本罪,还必须同时具有牟利的目的,才能构成本罪。对于那些确实既无牟利目的,也无行使目的,而纯粹因为个人兴趣的,不以犯罪论处。此外,对于不知是禁止买卖的文物而买卖的,也不以犯罪论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 第三百二十六条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女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修订)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87年11月27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3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