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针对尚未抵达法定成年年龄段的青少年们,他们的赠与行为在特定情况下或许会被判定为无效性质,然而在其它情形下却有可能被赋予效力待定的地位。具体而...
《房屋登记办法》第11条第3款规定:“申请人应当对申请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房屋登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婚姻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继承或接受遗赠而取得的财产,属双方共同财产。如夫妻一方或双方所继承的其去世父母的遗产,又如结婚时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但是,如果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指明某项遗产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或赠与人在赠与合同中确定某项财产只赠给夫或妻一方,这种情况下,法律应当尊重被继承人和赠与人的意愿,夫妻一方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物不能作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根据我国刑法,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受刑法调整。所以要看是否已满14周岁。如果已满14周岁,也要看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只有故意杀人才受刑法调整,过失致人死亡不会认定为犯罪。如果是故意杀人罪,要看犯罪情节和悔罪态度等等来确定刑期,不过有一点可以放心,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
能。未成年人可以接受赠与房产,未成年人成为房主并没有法律的相关禁止性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接受赠与的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未成年人自出生起即具有受赠权利。 民事权利能力与年龄无关,民事行为能力才与年龄有关系,未成年人一般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以年龄作为判断未成年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标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人已浏览
36人已浏览
25人已浏览
3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