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肇事司机当时的情节属于逃逸。他拔出木桩和逃逸的行为属于破坏现场的行为,肇事方应负全责。也就是你们可以得到赔偿。你们还要申请法医鉴定,鉴定肇事...
肇事司机当时的情节属于逃逸。他拔出木桩和逃逸的行为属于破坏现场的行为,肇事方应负全责。也就是你们可以得到赔偿。你们还要申请法医鉴定,鉴定肇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两高关于审理交通肇事若干问题解释》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其一第一次肇事后,逃逸途中只注意吸取教训,而忘记其他义务导致再次发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行为人的两行为均构成交通肇事罪。其二行为人肇事后,逃逸途中以尽快的速度逃跑且不顾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导致多人死亡,主观故意由过失转化为故意,其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属于危害公共安全,对行为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责任人要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事责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承担七年以上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伤者抢救不及时死亡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伤者抢救不及时死亡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