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
党员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党章上看,凡是正式党员就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且党章对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副书记没有明确的党龄要求,但是从实践经验看,支部委员会委员一般要有一年以上的党龄,作为班长的书记的党龄应更长一些。 具体的党龄要求是各地的自行规定。可以说书面规定没有,但却是各地的惯用做法。 另外你说的选举,即候选人之外的党员超过半数票,一般的做法是此次选举无效,另行组织选举,如再次选举仍未过半数,则应根据事前制定的选举办法一是实行组织选派。即不再组织选举,改由基层党委直接任命或下派。二是得票多的当选。这一过程基本就是组织意图。
谨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心中有操守,言行守规矩,宣传讲纪律。 要忠诚于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铁的纪律执行好党的宣传路线。 要严守底线。严守权力底线,牢记权力就是责任,用好权力为民谋事;严守道德底线,以“四德”为标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地位观和权力观,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严守纪律底线,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牢牢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主动权,弘扬主旋律,为党员执行纪律合格专题讨论稿传播正能量。
执政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执政能能力建设。这也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首先,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转变,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第一,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不同。比如,没有执政以前,党的首要目标是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取得政权,主要任务是破坏;而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建设,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党的任务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掌握领导国家建设和管理的新知识、新本领。第二,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第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必须看到,领导市场经济与过去领导计划经济根本不同。改革开放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展,这种不同越明显。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求党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93人已浏览
1,046人已浏览
3,220人已浏览
3,3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