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婚姻法解释 (一)》第1条界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
1、向加害人或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寻求帮助; 2、向公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社会救助: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2、行政处罚: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施行,从事前预防,到事中处置,再到事后救济及到报警、告诫、人身保护、庇护、就医、鉴定、调解、心里疏导、法律援助、社会救助、行为矫治等多个环节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目前遭遇家庭暴力寻求救济的途径来说,主要有以下七种途径: 1、向加害人或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寻求帮助; 2、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3、向相关家庭暴力临时庇护场所寻求庇护和临时生活帮助; 4、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援助; 5、保留证据,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6、受害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还可以向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求助; 7、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1、要求居委会、村委会予以调解。 2、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3、向公安机关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予以制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