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一般毁坏的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
损害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财物损失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 2、故意对他人财物进行毁坏,数额达为到5000...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这个罪名的犯罪行为不是针对财产,而是针对影响他人生产经营的行为。也就说,也许行为人没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破坏了对方生产经营,影响的是国家关于农业产品的生产,那么就可以根据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判决此项罪名。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行为人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行为人必须具有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这里所说的“经营”,是指流通领域和第三产业中的经营行为。“其他方法”,是指除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方法以外的其他任何方法,例如切断水源、颠倒生产程序、砸坏机器设备等破坏生产经营的方法。 3.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这里所说的“其他个人目的”,主要是指为了称霸一方、打击竞争对手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例如意图通过破坏设备而达到其怠工、停工不劳动的目的。 对于犯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处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情节严重”,是指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首要分子;手段特别恶劣,引起生产停顿,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直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后果严重的等。
故意毁坏财物三万元,涉嫌故意损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0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280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