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疾病影响,其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其在民事行为中正确地表达自己意思,并理智地处理自己事物的能力受损...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主体是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判断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三种: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判断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年龄;第二,精神状态。 八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八岁以下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8岁以上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18岁以上。 我国民法典规定,18岁是我国自然人成年的界限。法律将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16岁以上且不满18岁但以自身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2)精神健康正常。 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性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疾病而不能理性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谓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备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是:8岁以下和完全无法识别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知判断能力,只要两者都有一个,就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七十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结论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 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 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5人已浏览
619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