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缓刑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在看守所被羁押的时间不计算在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节缓刑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二审维持原判的,应当自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内进行考察,判决前拘留的日期不予折扣缓刑考验期。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判决生效后依法交付检查。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的长短为基础,可以等于原判刑期的时间;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的两倍。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在缓刑考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3)遵守检查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检查机关批准。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二审维持原判的,应当自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内进行考察,判决前拘留的日期不予折扣缓刑考验期。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判决生效后依法交付检查。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的长短为基础,可以等于原判刑期的时间;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的两倍。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在缓刑考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3)遵守检查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检查机关批准。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确定之日应是指判决宣判之日。缓刑考验期限是指被告人被人民法院宣告缓刑后,有法定情形出现就会被人民法院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期间。缓刑是一种特殊刑罚制度,被宣告缓刑的被告人在被判处刑罚的同时,又暂不执行其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4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