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个人独自企业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
1、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参见《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条 第二款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而适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具体情况,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纳税人来说就意味着按收入乘以“附征率”。假如对当地某行业的应税所得率确定为10%,就等于“附征率”为2.5%。因此,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只要将计税收入判定正确,就不会出现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规定,“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其中,收入总额为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关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确定收入问题,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至二十五条规定得十分详细,这里不再赘述。但要说明的是,如权益性投资收益,虽然是收入总额组成部分,但它属于“免税收入”,应当减除;如果取得财政性资金,首先要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文件进行判定,如果满足该文件规定的条件,属于“不征税收入”的,也要减除。如果不满足条件,则属于计税收入。现在有些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进行“营改增”,在缴纳增值税时,对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计算方法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这时,产生的增值税税额已经不包含在收入中,所以,在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计算收入中,应不包含增值税额。另外,对小微企业月收入不达2万元免增值税,《财政部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3〕24号)规定,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3〕52号)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应包含这部分营业外收入中的增值税。可判定为“补贴收入”,也可以判定为不满足条件的“财政资金”。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有“处置收入”,还有“净收入”的确认计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所称转让财产收入,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和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从这个角度分析,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如果处置固定资产,应以处置收入作为计税收入。
1、企业所得税可按照如下方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具体的纳税税率。 2、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以前亏损的余额。而居民企业的税率是25%,非居民企业的税率是20%。
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由于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完善,数据不完整,难以查账,或者因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采取的合理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税务机关采用以下方法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二)按应税收入或成本费用额定率核定;(三)按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计算或计算核定;(四)按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3人已浏览
317人已浏览
924人已浏览
1,7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