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当保存的证据有: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的报警记录、验伤报告、病历、医院诊断证明等。到指定的医院验伤,或到司法鉴定机构做鉴定。...
即将于2016年3月1日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的,受害人可以向当地村委会、居委会以及所在单位寻求法律帮助,当地村委会、居委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请求,依法按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依据该法规定,受害人可获得如下援助: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2、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3、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4、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5、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刑事诉讼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规定: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未委托辩护人的,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盲、聋、哑人,或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未委托辩护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判无期徒刑.死刑,不委托辩护人。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9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