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监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监察委员会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转移、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金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
1.我国刑法对缓刑使用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职务犯罪是否可以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缓刑条件。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才能缓刑: 第一、罪犯犯罪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批准立案后,应当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方案,决定需要采取的调查措施。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1.我国刑法对缓刑使用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职务犯罪是否可以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缓刑条件。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才能缓刑: 第一、罪犯犯罪情节较轻; 第二、有悔改表现; 第三、不进行关押也不会再次危害社会; 第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此外如果罪犯是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年、是怀孕的妇女或是已满七十周岁的老人,也应该宣告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0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332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