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就会给予行政处罚,但是在实施处罚...
根据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不予处罚的情形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的可以参考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行政处罚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开来。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2.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点使它与刑罚区别开来。刑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行政处罚与刑事刑罚的区别:制裁的性质不同;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惩罚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机关不同;处罚形式不同。3.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处分区别开来。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人员。4.行政处罚的前提是行政相对方实施了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而非违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规范的行为。
1、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以下四种情形应不予行政处罚: (一)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 (四)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或者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93人已浏览
623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3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