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2018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
退休工资上调最新消息:《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目前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退休工资上调最新消息:十三五规划提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在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书中,财政部部长发表署名文章《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要实现全国职工基本养老金统筹,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抚养比增加,收支缺口迅速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增加,未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省级养老保险统筹措施。但是,由于地区间负担比的差异,支付压力的轻重不同,资金的不足也不同。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可以化解地区负担比差异,充分发挥互助共济的作用。一是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加强个人缴费与待遇水平的联系,做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鼓励参保缴费。随着退休人员预期余生的延长,合理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数。改进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研究完善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政策。二是实现全国职工基本养老金统筹。统筹考虑制度设计、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相关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全国职工基本养老金统筹,增强调整基金不足的能力。第三,丰富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运营。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入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转让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第四,逐步延迟退休年龄。考虑到我国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台了逐步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适时适度提高城乡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第五,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完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扩大个人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员工参加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推动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六,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在员工和居民收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综合考虑收入增长、价格变动等主要因素的正常调整机制。
企业、机关事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整体调整幅度为5、5%。2017年4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出《关于2017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出〔2017〕30日),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到2016年12月31日为止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整体调整水平根据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左右确定。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调整水平和调整方法,2017年5月31日前提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后组织实施。
下面是关于退休工资最新消息的内容,请参考。 一、退休工资怎么算 1、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计发基本养老金。 2、“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二、退休后养老金怎么发放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3人已浏览
278人已浏览
466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