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当事人若在微信上被他人恶意造谣,进行诽谤,可以要求对方停止造谣诬陷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如果对方拒不停止的,可以报警处理,该行为已经涉...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要负法律责任。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犯网络恶意造谣诽谤诋毁他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望采纳。
网络恶意造谣造成侵权的,可能构成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如果说让被诽谤者陷入司法追究的,可能涉嫌诬告陷害罪。主观上要求是故意的。侵权者可以通过刑事诉讼的途径进行维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20人已浏览
315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