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从轻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减轻...
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是刑法中量刑的概念。从轻处罚是在法定量刑范围内判处较短的刑期或较轻处罚。例如,盗窃数额巨大的,依照法定量刑标准处三年以上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 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具有规定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可以看出从轻和减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如某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有从轻处罚情节时,量刑即倾向于较低的刑期,不一定是三年,且最低也不能低于三年。 具有从重处罚情节时,同理,最高也不能高于十年。至于以什么标准来划分轻、重,没有统一规定,当然也不能简单的以法定刑的“中间线”来做标准。 具有减轻处罚情节时,量刑的幅度就是在三年以下。 还应注意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前者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也可以不从轻或者减轻,后者则是必须要从轻或者减轻。 综上,从轻是在法定刑内,减轻是低于法定刑,从力度上说,从轻小于减轻。
(1)处罚可以从轻或减轻。1、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的结果(刑法第十八条);2、未遂犯(刑法第23条);3、如果教唆者没有犯教唆罪(刑法第二十九条);4、自首(刑法第67条);5、立功(刑法第68条)。(2)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14岁以下者犯罪(刑法第17条)。(3)应减轻处罚的情节: 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4)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1、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刑法第十九条);2、预备犯(刑法第22条)。(5)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从犯(刑法第27条)。(6)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1、在外国犯罪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刑法第10条);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8条);3、个人贪污金额在5000元以上不足10000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返还赃物(刑法第383条);4、受贿者在被起诉前主动交待受贿行为(刑法第390条);5、介绍贿赂人在被起诉前主动说明贿赂行为(刑法第392条)。(7)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 1、防卫过当(刑法第二十条);2、避险过当(刑法第21条);3、威胁从犯(刑法第28条);4、犯罪后自首有重大立功的(刑法第68条)。(8)可免除处罚的情节: 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处罚(刑法第37条);2、轻度自首犯(刑法第67条);3、非法种植罂粟栗或其他毒品原植物,获前自动铲除(刑法351条)。(9)应免除处罚的情节: 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9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329人已浏览
6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