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党员被人民检察院批捕之后并不会马上被开除党籍,对人民检察院的批捕在法律上不代表着当事人就是有罪的,批捕之后又被无罪释放的这种案例不是没有。如...
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和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决定逮捕的以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请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批准。在异地逮捕时,应当通知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1.受理。检察机关对公安等侦查机关提请批捕的案件,应指定专人审查其所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等是否齐全,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2.审查案卷材料。人民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审查。审查后提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意见。 3.作出决定。检察人员对提请批捕的案件审查后,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批准或者决定,重大案件应当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作出决定后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或《不批准逮捕决定书》,送公安等侦查机关执行。对公安等侦查机关要求复议、复核的不批准逮捕案件,应当及时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的过程中,若是发现了新的犯罪民事主体,会批准公安机关对其实施逮捕。为了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我国司法机关一般都会按照既定的审查程序进行,若是没有逮捕令,那么任何一个民事主体都不得随意的侵害他人的人身自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4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