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现行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这是我国刑法关于主犯的法定概念。什么是从...
胁从犯和从犯不是一样。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是胁从犯。胁从犯相较于从犯,性质较轻,犯罪的处罚更轻。对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认定胁从犯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 2.注意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3.在共同犯罪中,胁从犯的作用可能发生转化。胁从犯在犯罪过程中可能尝到了犯罪的甜头,而在以后的共同犯罪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取代了原先的主犯甚至首要分子。
胁从犯是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不自愿地作出的。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主要常见的类型有帮助犯和教唆犯两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383人已浏览
4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