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故意杀人罪成立不处死刑的条件有: 1、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故意杀人罪是我国刑法中非常重的一个罪名,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判决生效后,死刑的执行时间取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审查时间。这个时间没有详细规定。有关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四章死刑审查程序第二百三十五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经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以及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二百三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二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审查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审查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第二百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审查死刑案件,应当作出审批或者不审批死刑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不批准死刑的,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改判。第二百四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审查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民法院,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审查死刑案件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故意杀人罪是我国乃至其他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处死刑呢,笔者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政策室的同志沟通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时,又实施杀人的。如抢劫中杀人的,强奸中杀人的。 2、出于恶意的报复,实施杀人的。这种行为主观恶意非常大。 3、犯罪对象特殊。如孕妇、残疾人、正在抢险人士。 4、多次杀人的。 5、组织杀人、雇凶杀人的。 6、教唆未成年人杀人的。 7、从后果上看,造成多人死亡的,或多人严重残疾的。但也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处死刑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时,又实施杀人的。如抢劫中杀人的。 2、出于恶意的报复,实施杀人的。这种行为主观恶意非常大。 3、犯罪对象特殊。如孕妇、残疾人、正在抢险人士。 4、多次杀人的。 5、组织杀人、雇凶杀人的。 6、教唆未成年人杀人的。 7、从后果上看,造成多人死亡的,或多人严重残疾的。但也有些情况不宜判处死刑:主要有: 1、因为婚姻、土地、邻里、劳动纠纷引起的杀人事件。 2、有其他法定情节的。如未成年、孕妇、盲聋哑、自首、立功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2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