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结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自愿不是诈骗。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
诈骗的基本概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依你之表述,对方是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以网恋的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主观上并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不能构成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属于欺诈行为的,应当及时报警。构成欺诈罪的因素如下: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虚构的事实,另一种是隐瞒真相,两者本质上是使受害者陷入错误的理解行为。涉嫌欺诈。2、欺诈行为使另一方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对方的错误理解是由行为人的欺诈行为造成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建立。3、建立欺诈罪,要求受害人在进入错误的理解后进行财产处罚。财产处置包括处罚行为和处罚意义,要求区分欺诈和盗窃。财产的处置是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的,也应当以欺诈罪进行处罚。4、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处置财产后,行为人将获得财产,从而使受害人获得对财产的错误认识→财产的基本结构造成损失。
如果没有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的,不属于诈骗的。诈骗是指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钱财、非法占有。所以,所有的诈骗罪在受害人给钱时都是主动给付的,只不过是被骗情况下的主动给付,以对方自愿给钱为由,并不能构成对诈骗罪的抗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742人已浏览
1,0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