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pa...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给抚养费的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子女应当负担的义务有: (1)保护子女的身体健康; (2)照顾子女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子女财产; (4)为子女利益合理利用和处分其财产; (5)代理子女进行民事活动; (6)代理子女进行诉讼; (7)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父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对于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国家也是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来保障离婚双方利益。对于离婚夫妻,如果针对孩子的抚养权有明确合法的约定,法院是会予以支持的,如果不依照约定去执行,另一方可以通过法院申诉。
所谓抚养,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生活上的照料。抚养教育好后代,这不仅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父母对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作为父母,应按照法律规定与社会伦理,自觉履行义务,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父母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应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婚,仍应负担抚养义务。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有法律条件的,当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因某种原因不能维持生活(如继续上学等),父母也应义务承担抚养义务。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二十六条【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法定监护人,负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父母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子女在未成年期间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9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