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书讨论了互联网广告的法律问题。所涵盖的主题包括可适用的法律和管辖;不正当竞争;对烟草、酒精和抽奖等的禁止或限制;商标;版权;以及刑法的法律...
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1)以网络为媒介的行为:虚假广告、泄露商业秘密、侵犯名誉,如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广告、侵犯他人商业秘密、通过网络捏造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或商品信誉等。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本质上与通过其他媒体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没有区别,在法律适用上也没有太大争议。关键在于侵权事实的认定。基于网络本身的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技术特点,所有相关证据都是电子证据。如何认定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成为问题的核心。请参考本书《电子证据》一章。(2)侵犯域名权:抢注和混淆中国了解互联网,大部分功劳应归功于域名抢注的不正当竞争。大约从1996年开始,有几家企业在互联网上将大量中国企业的名称和商标注入域名,从而引起了中国企业对其在线资源的兴奋。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从对域名一无所知,逐渐成为驾熟就轻的企业,学会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域名抢注的企业节节败退,失败了。但是从启蒙的作用来看,抢注者还是有其特殊功劳的。域名抢注被法律堵塞后,域名混淆现象被取代,成为利用域名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域名和商标一样,具有标志性作用,属于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但保护程度不同。商标法不仅禁止相同的商标,而且禁止构成实质性相似的商标。比如我国著名的计算机商标联想,如果我注册了类似的新联想或者联想商标,就被商标法禁止。但是,如果我模仿域名eastday.com另行注册eastdays.com,只有一个s,就不会被禁止。原因是域名本身具有无限精确的技术特征,即使有一个s或一个小符号,机器也能准确识别,不会出错。因此,到目前为止,域名模仿还没有被法律明确禁止。不过,这难为用户和域名人,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放过一点差别。域名淡化是指故意注册与他人商标权相同或相近的域名,以讽刺、诋毁或损害商标权人的声誉。比如国外有人注册了一个和美国微软域名microsoft.com非常相似的域名:micros0ft.com。两者的区别只是一个字母o和一个数字0。这位先生用这个域名讽刺微软的零质量。(3)侵犯网页版权的行为:抄袭和淡化网页是网站开展网络运营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所有网站都在网页的设计和组合上投入巨资,精心设计和安排,吸引更高的点击率,从而争取更多的商机。一些网站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采用拿来主义,在网上随意复制其他网站的网页,改头换面后成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甚至整个网站克隆,严重侵犯了被抄袭者的经济利益。
伪造、冒用各种质量标志和产地的行为。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规章的规定,中国质量标志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及名优标志。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指企业通过申请,经国际国内权威认证机构认可,颁发给企业的表示产品质量已达认证标准的一种标志。使用认证标志,可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增强用户的信任度。未经认证而伪造、冒用认证标志不仅践踏国家商品质量认证制度、使其形同虚设,而且还可能使含有事故隐患的商品流入市场,危及用户和消费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此种行为作为严重违法行为予以禁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8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5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