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起诉书公开是检务公开的核心标志。检务公开,要求将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让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检察工作的公平正义,同时能够...
起诉书公开是检务公开的核心标志。检务公开,要求将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让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检察工作的公平正义,同时能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起诉书公开是检务公开的核心标志。检察工作公开,要求向社会公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过程和结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检察工作的公平正义,有效监督检察活动。适用于公开检察机关的法律法规和办案程序制度,因为不涉及个案办理,只是正式公开。原则上,由于法律和制度的限制,检察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是不公开的。检察机关起诉书作为检察机关行使刑事控诉权的载体,是通过审查起诉对案件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属于检察环节的终结性和公开性法律文书,重点代表检察机关在个案中为实现国家刑罚权和社会公平正义所做的努力。因此,起诉书的公开可以说是检察活动实质性公开的核心标志。在推进检务公开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假如一方面赞成公开,另一方面又向前看,那么这种检务公开与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洁的原意相去甚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那么,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被害人单位是否可以“遭受物质损失”为由要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附带民事诉讼条件:1、原告必须是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2、有明确的被告;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4、原告因人身权利遭受侵犯或因财物被犯罪分子损害而遭受物质损失,是由被告的犯罪行为造成的;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当知道的人知道,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有限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泄露绝密级国家秘案1项以上(件);(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以上(件);(3)泄露3项以上国家秘密(件);(4)向非海外机构、组织和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其他严重后果的;(5)通过口头、书面或网络向公众传播和传播国家秘密;(六)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7)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456人已浏览
4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